【导读】应激与精神障碍的区别 应激(stress)一词由Selye提出,在生物学上有刺激与反应的相反理解,由于极易混淆,后来另创新词应激源(stressor)以有别于stress,此时stressor意为刺激,而stress意为
应激(stress)一词由Selye提出,在生物学上有刺激与反应的相反理解,由于极易混淆,后来另创新词应激源(stressor)以有别于stress,此时stressor意为刺激,而stress意为反应。
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(life events),这些生活事件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。其中恋爱婚姻与家庭内部问题、学校与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常是应激源的主要来源;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共同问题,如战争、洪水、地震、交通事故、种族歧视等以及个人的某种特殊遭遇,如身体的先天或后天缺陷,某些遗传病、精神病、难治性疾病,被虐待、遗弃、强暴等则是应激源的另一重要来源。
在临床上,与急性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主要有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(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,PTSD,延迟性应激反应障碍)。前者在强烈精神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,持续时间相对较短(少于1个月),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;后者主要表现为焦虑、恐惧、事后反复回忆和梦中重新体验到精神创伤的情景等。慢性应激反应可能与人格特征关系更大,临床上可见适应障碍等。另外,社会、心理刺激常常作为许多精神障碍的诱因出现,应予充分注意。
除外来的生活事件外,内部需要得不到满足、动机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受挫,也会产生应激反应;长时间的应激则会导致神经症、心身疾病等造成心理障碍。